• 办学目标
  • 四干精神
  • 六字工作方针
  • 总体要求
  • 开物成务 开放包容
  • 1
  • 2
  • 3
  • 4
  • 5
教育教学

高三历史教学中的得失反思

作者:敬鹏超  编辑:陈星烁   发布时间:2022-03-01 08:36

有人说,六月份是黑色的,因为对于数以万计的考生来说,他们要闯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也有人说,六月份是金色的,因为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意味着收获、意味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盈。回首刚刚过去的高考以及高三学年,喜忧参半、感慨颇多。现对这学年自己在高三教学中的得失进行一个反思总结:

本学年自己在教学中做得较好的方面:

一、研究考纲与课标,明确教学方向

效率是高考复习备考的生命线。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带领学生重新回顾并梳理强化整个高中阶段的所学知识,任课教师就必须明确考纲与课标要求,进而明确复习备考的方向。

高考大纲大体上有两部分内容组成:基础知识要求和基本能力要求。从知识要求层面来看,高考考纲往往非常简练,如对于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来说,考纲的要求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而课标的要求则相对比较具体,此时可以将考纲与课标结合起来,划定适度的知识范围,进而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提升复习的精准度。从能力层面来看,考纲有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①获取和解读信息;②调动和运用知识;③描述和阐释事物;④论证和探讨问题。对于这些能力要求教师可结合考试大纲所给的真题范例弄清其在试题中的考查形式以及常见的设问类型,进而制定选编练习的标准以及具体的可供学生借鉴的解题方法技巧。在这一方面,我侧重总结了概括、比较、特点、启示等常见的主观题设问的答题要领,从开学伊始就贯彻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和训练中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研究高考真题,优化课堂形式、提升课堂效率

高考考什么、如何考,直接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如何教以及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为此,新学期一开始,我就将近几年的全国新课标卷整理出来,对于其知识点分布、考查的常见形式以及一般的命题趋势进行了定量、定向分析,并将研究的结果分类整理到每一本必修的每一个单元章节当中,使高考真题融入教材、融入到每一节课的备课和课堂教学中。通过上述努力,既帮助学生揭开了高考真题的神秘面纱、开阔了视野、储备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技巧,又使那些恐惧历史考试的学生逐渐摆脱了焦虑,增强了学好并考好历史学科的信息和勇气。

在课堂教学形式上,紧扣考纲要求和高考命题形式,深挖教材、查阅相关的课外论文材料,致力于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重新组织并呈现教材的重难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其应试能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恰当地采用分组讨论,展示点评等教学方法,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进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乐学、学会、会学。

三、研究学生学情,制订个性化方案

教师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会、会学。在这一过程中,制约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了解学生、以学生为本。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掌握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状况;对于每节课的基础知识的预习、识记、理解情况;上课的听课状态以及课下的复习以及练习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周练、月考、大型联考等平台掌握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状况——对于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以及相关的答题技巧的使用情况。教师一旦了解了这些情况,就为制订教学标高、教学进度、选择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主要是利用学校发放的作业本,为每一个学生制订了一个状况收集栏。优等生侧重记录其对每节课的难点的突破、自助餐的处理解决以及高考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掌握情况,中等以及中等以下学生则主要关注其对重点知识的识记理解以及基本能力中前两个能力的运用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登记在薄后及时解决,优等生的问题主要是通过辅导课以及课下的面批面改解决,中等及中等以下学生的问题则主要是留在课堂由学生分组讨论后解决。对于个别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利用课下或每周的活动课时间,将相关学生集中到办公室,进行更有针对性地讲解、指导。

四、关注时事热点,渗透史观教学

历史是现实的过往,当今生活中发生的许多大事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影子或源头。为了发挥历史学科的以古鉴今,面向未来的功效,每年高考试题中均会体现对热点问题的考查。针对这一趋势,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做足功课:①关注周年大事,以近两年或三年为时间段,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统计;②关注新闻报刊中有关历史重大事件的评论或是研究动向;③收集不同版本教辅资料中对于热点问题的相关预测;④收集有关高考命题人的研究著作或研究动态中有关时事的研究成果。收集完成后按教材课节进行整理,分解到相关课节的教学活动中去,或是在课前、课后展示,或是制成专栏贴在教室中供学生阅读,或是结合高考试题题型自行命制试题供学生练习。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历史教学来说,掌握历史研究的一些基本史观,就可以让历史学习事半功倍。在新学期一开始,我就将高中历史学习中的一些基本史观引入课堂,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些史观分析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意义、影响;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在主观题的解答过程中利用新史观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如利用唯物史观以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审视历史事件的意义影响等。通过一学年的教学,班级绝大多数同学基本上都掌握了相关史观的应用方法,提升了学习效果。

本学年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在基础知识的落实检查方面,未能始终如一,贯彻到底。如在一轮复习中主要是全体默写,对于不能通过的学生要求其在课下及时找时间背诵,而在二轮复习当中,因为要安排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知识体系并形成知识网络,再加之春节后时间紧、任务重,以致于忽视了检查落实的重要性,在检查的频率、检查的学生面以及知识面上都大打折扣,致使部分学生放松了基础知识的识记,在平时以及大型考试中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知识性失误。

二、在基本能力的落实检查方面,主要问题是未做好科学规划,忽视了分层教育以及分层落实。一方面造成了部分好学生要么没吃饱——在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跟进相关类型试题的变式强化,要么没有吃好——增加了变式强化,但却缺乏进一步的反思升华;另一方面则造成了中等或中等以下学生疲于机械应付,未能真正理解相关能力在典型设问中的体现以及科学规范的解题技巧的运用法则,进而不能有效地改善其学习习惯,转变其学习方式,提升其解题能力。尽管在后来发现了问题,也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如让部分问题突出的学生在纠错后再到办公室将解题过程及方法讲给我听,但由于学生课业重,时间紧,该办法的使用效果依然不太理想。

三、在教学艺术方面,尽管工作已经七年了,但还有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如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步子不够大,有时候依然会回到单纯的讲授法的老路上去,以致于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在课堂教学节奏以及重难点的安排上,尽管在备课过程中做好了预设,也编制了详细的讲稿式教案,但有些时候还是会出现前松后紧、重难点不太突出或者是完成了知识落实却没时间及时地处理随堂练习的情况;在处理问题学生时,尽管再三在内心叮嘱自己要心平气和,要循循善诱,要谆谆教导,但对于反复出错的学生,总是缺少应有的耐心,以致于使部分学生对找我谈话产生了畏惧心理……

四、在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方面,模块+专题式编排割裂了一些完整的事件,不仅如此,也缺少了一些历史事件的背景叙述,学生对某一阶段的特征非常模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对教材进行补充和灵活整合,指导、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横向的归纳总结,构建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有助于对该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但是在一轮复习时我更多的关注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落实,反而导致学生的知识条理和框架上面欠缺较多,这就会存在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理解掌握但却并未形成整体的全面认识。

在上一学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和不足。恰逢其时,今年是河南省新高考教材的开启之年,也是新旧高考的交接之年,相信自己这一年的得失反思,也会在即将到来的新的学年里,给自己很多启发和指导,在之前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会认真结合新的教材、新的高考大纲不断去改进完善,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以期不断地提升和改善自我的教育教学能力。



Copyright © 2020   zkxx.net.cn  by 郑州市郑开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408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