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学目标
  • 四干精神
  • 六字工作方针
  • 总体要求
  • 开物成务 开放包容
  • 1
  • 2
  • 3
  • 4
  • 5
教育教学

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 以人教版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为例

作者:程永成  编辑:刘凡星   发布时间:2021-04-02 08:41

【摘要】基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型。以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教学为例,在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英语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中英语;英语学习活动观

一、引言

课程标准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活动观的提出为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教学、落实课程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教与学的效果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

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大多仍然以英语知识为取向,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层次的发展;阅读教学中,教师仍然不敢放手,课堂活动往往会脱离主题语境,课堂活动碎片化,难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课堂教学,还会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忽视学科的育人价值的现象。

二、试教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中的“遗产保护”。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是一篇说明文,讲述了the Amber Room的起源、丢失以及重建的过程,引发读者对文物古迹保护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笔者所在学校的课题组选取了本校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试教,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预设了本次阅读教学目标。完成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够:

1. 了解琥珀屋的历史;

2. 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 对文化遗产的重建给出观点。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视频播放

教师播放关于琥珀形成的过程,提出了两个问题:

What happened to the ant?

What is the amber used for?

活动二:段落大意题

给出段落大意并打乱顺序,让学生将正确段落序号填在段落大意前的空格中。

_______ How did the Amber Room become 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

_______ How was a new Amber Room built?

_______ How did the Amber Room get lost?

_______ How was the Amber Room made?

_______ Why did the King of Prussia give the Amber Room to the Czar of Russia as a gift?

活动三:细节阅读题

给出表格,让学生细读,填写文章的细节内容。

Year

Person

What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


__________

_____ the Amber Room

_____

Frederick William I

gave the Amber Room to_________________ as a gift

1770

Catherine 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1

_________

_____  the Amber Room

_____

the Russians and Germans

_____  the Amber Room

活动四:发表观点

人们为什么重建琥珀屋?

活动五:辩论

是否有必要复原圆明园?

阅读雨果所写的关于圆明园奇观的文字,观看圆明园复原视频,探讨是否有必要复原圆明园,并阐明利弊,说明理由。

活动六:课后作业

就课堂的辩论,写一篇议论文,字数100词左右。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下教学研讨

第一,英语学习活动观应以主题语境为引领,应努力构建目标、内容、评价一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应该具有主线意识。首先,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了解”、“理解”等行为动词含义宽泛,不可测量,这就导致评价难以实施;其次,活动一中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对象是蚂蚁,蚂蚁与文化遗产保护有什么关联呢?这个问题偏离了语篇主题。

第二,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实践、创新性等活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学习能力,获得思维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学活动一、二、三都是学习理解类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作用有限,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由于对文本深度挖掘不够,迁移拓展活动,也显得很牵强。

第三,英语学习活动观,以主题语境为引领,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应该具有放手意识。这堂课,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学生完全在教师的预设下亦步亦趋,这不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与学习理念。

四、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下的教学改进

《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根据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以及研讨意见,笔者再次研读语篇。 “研读语篇……建议教师首先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的问题;第二,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即why的问题;第三,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即How的问题。” 根据《课标》的建议,笔者对语篇进行了新的解读:

What:本篇文章属于“人与社会”主题下的“遗产保护”。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说明了The Amber Room的起源、丢失以及重建的过程。

Why:本文以the Amber Room为例,试图启发人们对历史文物古迹保护的思考。

How: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The Amber Room的历史为线索,说明了the Amber Room的起源、丢失与重建的三个方面。文中出现很多定语从句,文字简练,用词准确客观。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对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做出如下改进:第一:立足单元主题,设计教学目标;第二,紧扣主题,调整导入方式;第三,整合教材内容,提升思维深度;第四,跳出教材框架,创新活动设计。

(一)立足单元主题,设计具体教学目标

完成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够:

1.概括第一段,总结第一段的关键词;

2.用信息结构图或思维导图整合概括琥珀屋的历史;

3.根据作者对琥珀屋的介绍推测作者对文物古迹保护的看法以及作者的感受;

4.说出有无必要重建圆明园,并给出理由。修改后的教学目标具体可测,层次分明,目标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

(二)紧扣主题,调整导入方式

教师呈现介绍琥珀的一段文字,学生默读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What is special about the Amber?

What about the Amber Room made of a large amount of precious amber?

教师引入课外材料,引起大家对amber重要性的认识,自然过渡到课文主题。

(三)整合教材内容,提升思维深度

1.预测文章内容, 小组合作,利用思维导图或者信息结构图梳理the Amber Room的历史。

2.默读第一段,说出第一段内容,概括第一段关键词。

3.假设作者再写一段,你是作者,请写出作者的思考。

改进最大的亮点就是敢于放手,有利于提升课堂活力。改变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梳理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改变2,变原来的段落大意的配对活动为学生自主总结,锻炼了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改变3,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基础上,写出作者的感想。

(四)跳出教材框架,创新活动设计

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保留原版的最后一个活动设计。朗诵雨果对圆明园赞美的文字,观看圆明园复原视频,在做好铺垫的基础上,辩论 “是否又必要复原圆明园”?

五、教学反思

本堂阅读课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实现了以下三点:

第一,以主题语境为引领,实现了学科的育人功能。本堂课的所有活动设置紧紧围绕本课的主题“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之间层层递进,依次设置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类活动,活动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习本课后,学生能够产生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第二,深度解读文本,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从预测全文内容,到概括总结段落关键词,到运用思维导图梳理the Amber Room的历史,再到以作者的身份写一段感想,锻炼了学生的预测、总结、概括的思维能力。不仅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脉络,也促使学生能够读懂语篇的深层含义。

第三, 从关注学科知识到关注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主题语境为依托,淡化过去阅读教学中语言知识的学习,而是以主题为引领,引导学生使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探究主题意义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赵春艳. 2020. 《中学外语教与学》[J]. 中学外语教与学. (12):40-44.


Copyright © 2020   zkxx.net.cn  by 郑州市郑开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40897号-1